加快构建现代渔业劳动力市场体系 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群岛文化研究中心 吴革
近年来,浙江舟山渔业在持续平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随着渔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舟山渔业劳动力的结构和素质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一部分原来渔业户概念上的渔民转产转业;同时,相当一部分市外劳动力和市内非渔业劳动力在比较效益的驱使下进入了渔业及涉渔领域,从而使舟山渔业及涉渔行业从业人员结构日趋复杂。在现代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渔业劳动力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构建与现代渔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渔业劳动力市场体系,实现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舟山渔业劳动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1. 舟山本地渔业劳动力逐年减少速度加快
由于渔业劳动力尤其是市内渔业劳动力的逐年减少,致使生产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结构出现失衡。根据舟山市第二次(2006年)和第三次(2016年)渔业普查资料,2006年全市渔业从业人员为66292人,2016全市渔业从业人员为53730人,2016年与2006年比较,全市渔业从业人员减少12562人。其中市内户籍渔业从业人员,2006年49789人,2016年33952人,减少15837人,减少31.81%。市内户籍年轻捕捞补充劳动力严重不足,预计市内户籍捕捞劳力平均每年将减少500名以上。
2.舟山本地渔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明显
由于海上渔业生产高风险和艰苦性的特点,本市渔民后代从事海洋捕捞的越来越少,导致目前年轻捕捞劳力和年青职务船员补充不足,与渔业经济转型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据渔业普查资料,2006年市内户籍渔业从业人员40岁以下人员18387人,到2016年市内户籍渔业从业人员40岁以下人员5641人;40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10年内下降了69.32%;市内户籍60岁及以上渔业劳动力2006年为1260人,2016年达到3777人,10年内增加了199.76%。
3.市外渔业劳动力呈不断增加趋势
2016年,在我市的市外渔业从业人员已达到19778人,占全市渔业劳动力的37%。大量流入我市的外来“渔工”缓解了舟山本地劳动力的不足,对稳定渔业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渔区外来“渔工”持续迅猛增加,也给渔区社会治理、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诸多消极影响。
4.渔业劳动力管理工作混乱滞后
没有书面雇佣合同,仅凭口头约定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报酬,这似乎在渔区习以为常。由于不签订劳动合同,造成一方面劳动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也存在人员擅自离开的随意性,致使渔业作业单位不稳定性增强,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造成渔业劳动力市场混乱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渔业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健全。二是职业中介操作不规范。
此外,随着一部分渔民从传统海洋渔业逐渐退出,外来渔业劳动力的不断进入,舟山部分传统渔村出现了“空壳”现象。
二、解决渔业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对策措施
1.提高对舟山渔业的再认识
舟山海洋捕捞产量约占全省的40%、全国的10%,舟山渔业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中国渔都”的称号。目前,舟山市渔业经济仍是舟山经济支柱产业,占全市GDP总量10%左右,全市与渔业产业链相关人口达40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渔业是舟山经济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要加快推动渔区经济转型,以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在大力发展养殖业和远洋渔业的同时,积极发展休闲渔业、海钓、“互联网+渔业”等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劳动力政策,通过控量提质、调整结构、外引内培等方式,有计划地培养建设一支素质好的渔业捕捞队伍。
2.加快建立统一完善的渔业劳动力市场体系
加快建立与现代渔业经济相适应,符合舟山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渔业劳动力市场,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必须尝试走出试点建设的第一步,先按照层级划分建设县、乡镇两级渔业劳动力市场,待市场建设和管理制度相对完善取得经验后,逐步建设统一完善的全市渔业劳动力市场体系。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协会在产业发展、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渔业中介机构的管理,规范中介机构就业指导和收费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远洋渔业劳动派遣机构,发挥劳务派遣公司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转移用工单位风险的作用。
3.推进渔区经营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
渔业经营体制作为生产关系对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要规范渔业股份合作制,健全合股渔船内部民主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和收益分配等制度,规范老大股东的权责,保障一般股东和雇工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探索其他渔业管理体制模式,及时总结推广在渔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近年来,嵊山镇采取押金制的办法,取得了较好成效。所谓押金制,就是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一权变两权。生产渔船重组生产时,船老大(或投资人)保留渔船所有权,经营权以押金的形式出让,与合作船员共有共享。船员的入股与渔船所有权无关,合作生产期满,船员退出生产,老大退还押金,此种分配模式大大提高了船老大和船员的黏合度。
4.加强外来渔业劳动力管理
随着现代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劳动力在渔业生产中比重提升将是大势所趋,要充分认识和主动适应渔业管理的变化和趋势,切实加强对外来渔业劳动力的管理。一方面政府渔业等相关部门应从产业政策、制度建设和调控能力等方面加强对渔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强化培训教育,设置渔业从业准入门槛。同时,要充分利用好外来渔业劳动力资源,调整完善外来下海渔业劳动力管理办法,出台有关外来渔工本地落户、子女读书等政策,使其中的一部分符合条件且本人有意愿的外来渔工成为“舟山新渔民”。
5.营造航海文化,培树舟山渔民品牌
借助航海日、海员日等时机,强化营造作为精神观念、行为方式的航海文化,大力宣传舟山优秀船老大的先进事迹,弘扬渔区优秀传统文化,吸引有学历、素质较高的年轻人进入渔业及相关产业,着力培养年轻一代的航海情怀、大海情怀、渔业情怀,并把它作为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的重要抓手。
(2019年11月10日《舟山日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