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邓小平亲授螺门全国渔业先进单位嘉奖
群岛文化研究中心 翁源昌 文/摄
螺门,舟山著名海域黄大洋边上的一个渔村,村口滩涂广布,岛礁环绕,开阔的沙滩上有一道沙阵,像条沙龙守卫着海边。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素有“龙门”之称的螺门渔村,在渔业生产劳动上曾创下了不少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涌现了不少劳动模范、渔业先进人物,他们无私无畏,劳动致富,建设家园,让螺门名声享誉群岛四方。1979年,螺门捕捞队获“全国渔业先进集体称号”,更让螺门这些普普通通劳动者的腰板挺得直直的。
三十多年前,我曾满怀着对螺门的敬仰之情,脚踏自行车,翻山越岭,骑行数十公里,亲眼目睹了螺门码头渔船穿梭,海鲜满载的丰收景象,亲身感受了渔村楼房林立,村民笑逐颜开的幸福生活。5月“劳动节”前,我又来到螺门,虽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然而当年螺门人的“精气神”却让人难以忘记。在社区书记张慧娜的陪同下,我们走访了史悠辉、张卫根两位老渔民一一当年螺门村渔业生产劳动的带头人。
一、他从邓小平手里接过了嘉奖令
1979年12月28日,农业、财贸、教育、卫生、科研战线全国先进单位和全国劳动模范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螺门公社捕捞队队长史悠辉代表捕捞队集体前注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史悠辉,1932年出生,从小就在家门口的黄大洋上讨生活,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捕鱼本领。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四十多个春秋,史悠辉一直带着村民们奋斗在这一片海洋上,耕海牧渔,勤劳致富,为发展生产,提高渔民收入,呕心沥血,付出了毕生精力。1989年12月,他荣获“浙江省优秀农业企业家”荣誉称号。
现已是耄耋之年的史悠辉老队长,虽然不少往事已记忆不清,然而当我们问起1979年全国先进单位和劳模大会这件事时,史悠辉老人猛然间眼神一亮,时隔40年,这一特殊的时光在他的记忆中依然是历历在目,许多细节记忆犹新。他告诉我们,那年去北京参加表彰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先进单位,劳动模范有691个,浙江省有20来个代表,舟山只有2个,虾峙周叙成渔老大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是代表螺门捕捞队作为全国渔业先进单位去参加大会的。
史悠辉说,表彰大会那天,他们20多人一组上去领奖,授予他们螺门门捕捞队奖章的是当时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史悠辉还吉诉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参加大会的劳模和代表是关怀备至。会议期间,刚好是辞旧迎新过大年,除夕那天,专门安排宴席,还安排代表参观游览天安门、故宫等地方。
一个世代捕鱼为生的普通渔民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借鉴,并合影留念,史悠辉老人至今还是激动不已,他还精心保管着那张国务院嘉奖令照片,嘉奖令上写看“普陀县螺门公社捕捞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绩优异,特予嘉奖,此令”。这是螺门至今众多集体荣誉中最高的荣誉一一全国渔业先进单位。当年,授予全国先进单位称号的只有351个,而地处偏僻的渔村螺门竟能获得这一殊荣,实在不易。
二、带头名老大让螺门渔业风生水起
螺门渔村的发展,带头船老大功不可没,就像螺门村村训中所写的那样,“干群同心,舟水齐祥”。上世纪50至90年代,螺门村涌现了一批闻名舟山渔场的名老大,他们凭着多年来饮风餐浪的捕捞经验,大胆改进捕捞技术,勇于开辟新渔场,捕捞产量比一般渔船高出一至数倍,每逢渔汛,带领船队,踏浪渡海,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深受渔民拥戴。
张卫根,就是螺门名老大中的一个代表,1994年至2012年8月,任螺门渔业公司经理。张卫根敢于开拓,在改革大潮中带领大家劳动致富奔小康,深得群众信任,连续当选市县人大代表20年。
1972年,刚满20岁的张卫根,就开始了捕鱼生涯,二十多年风口浪尖上的磨炼,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在木帆船上当船老大时,曾在嵊泗列岛东部的壁下山岛附近,一潮(半个月)捕得墨鱼2.05万公斤。他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螺门捕捞队带冰出海向外洋捕鱼的第一位船老大,当年捕捞队下有4个生产队,有6对较大型机帆渔船,他们的船队最远到达韩国的济州岛。张卫根在机帆船当船老大时,曾有3次一对渔船一潮出海捕了1000多担鱼,5万多公斤。每次出海,基本是满载而归,为集体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在渔船机器设备还比较落后的那个年代,海上捕鱼,如突遇风浪、迷雾,没有过硬的胆量和经验,轻则樯摧桅折,重则人船无存。张卫根不仅捕鱼经验丰富,而且在海上遇到危难之时,他总是毫不畏惧,冲在前面,带领大家化险为夷。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1987年7号特大台风,那正是夏汛鱼发旺季,他门正在中街山渔场一带捕捞作业,那里鱼类资源极为丰富,素有“浪岗西咀头,一网两船头”之称,但又是风大浪急之地。上午天气预报还没有报告有大风,下午却报台风警报。张卫根心里明白,必须与台风抢时间,作为船老大自己绝不能气馁,要死也要死在家门口。可是天气说变就变,浓墨似的乌云,遮住了视线,海风一阵比一阵急,滚头浪一浪高过一浪。当时船上只有定位仪,阵阵雷电交加,定位仪已无法确定渔船行驶的方位,情况极度危险。张卫根凭着一身胆略,靠着多年的海上经验,与船员们一起齐心协力朝外甩山驶去,终于赶在台风前面,安全返航。
海上捕鱼作业,如得知有船只遇险,渔民们都会冒着生命危险去营救,张卫根也是如此。 1987年的冬汛,他们正从东霍山返航回家,突然对讲机上传来呼拉声,原来是同村的一艘渔船在葫芦山触礁,无法行驶,船上有7名船员,情况十分危急。张卫根调转方向,赶过去抢救,当时已是晚上七八点钟,海面上是浓雾迷漫,前行十分困难。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苦苦寻找,张卫根的船只终于靠近了触礁的渔船,船只已经进水,快要沉没,张卫根他们]如果晚到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螺门村像张卫根这样的名老大非常多,他们的事迹都十分感人。在2015年4月出版的李普陀渔业志》等书籍中,就有许多螺门名老大,劳动模范等人物事迹记载。如赵荣再,1954年任乡渔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1956年被省人民委员会授予“渔业模范”奖章。徐阿善,1959年担任老大,20世纪60年代起,他担任老大这对船先后12年对产超万担。1982年破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张万生,童锡巨、竺金龙、王仁士、赵信岳、张国忠等都是享有较高赞誉和名气的渔老大。正是这些劳动模范、名老大的带头示范,兢兢业业,勤劳舌干,使得螺门渔业村在上世纪短短的几十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今仍然让人记忆犹新。
三,幸福生活是靠奋斗出来的
说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红火日子,螺门七八十岁的老人们,心里是喜不自胜。想当年,一个拿10工分的正劳力,每月有40元工资,那可是相当于一个国家干部的工资水平,年底还有分红,当年大展一带的漂亮姑娘是争着想嫁给螺门渔家小伙子的。
在螺门老年活动室里,老渔民们告诉我们,螺门人幸福生活完全是靠奋斗出来的,勤劳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张德彬老人对我们讲,1966年,20岁的他就开始在捕捞队下海捕鱼,那时候还是木帆大捕渔船,靠风使舵,船上有老大、上头、三计、四计、五计和烧饭伙计6人,他从烧饭开始做到了三计,在捕捞队(螺门渔业公司)捕了 30年鱼。大捕渔船设备简陋,撒网、收网、撑帆,完全靠人力,晚上睡觉就在船板上,出海十分辛苦,但大家不怕累,肯吃苦,渔业生产发展很快。名老大张卫根对此也深有感慨,他说:上世纪 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四十多年间,螺门渔船是不断更新向前;60年代,改良大捕型机帆船,用机器作动力;70年代后期,为推行带冰出海,提高鱼鲜质量,就造较大型机帆渔船,俗称“黄鳖壳”;80年代初,建造载重量60~70吨的第三代机动渔船“外贸船”;80 年代后期,为适应外海捕捞,螺门开始建造大型钢质机动渔船。螺门能有这样根本性的发展,除了有集体经济作后盾,每一个螺门人都有一种忘我的劳动精神,靠勤劳苦干换来了幸福生活。
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紧紧依靠集体力量,让螺门渔业村犹如长上了翅膀,渔村面貌日新月异。1950年,螺门渔业生产杰出成绩成为舟山渔业的一面旗帜,刘少奇等各级领导,都曾到螺门视察指导。从渔业互助组、高级渔业社、渔业大队,到1958年螺门公社捕捞队,1978年建立了省内第一家渔工商企业,1984年成立舟山第三海洋渔业公司,1988年 11月组建螺门渔业公司,一直到1995年3月公司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螺门有企业26家。 2004年,螺门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一批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螺门,一个曾经耀眼的渔村,一个亟待重振旗鼓的传统村落。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抓住历史发展机遇,螺门必须思考,必须坚守螺门人的“精气神”。我们期待不远的将来,渔村螺门能够再跃“龙门”。
(2019年5月14日《舟山日报》第五版)